编号
|
1286
|
总例数
|
8O例
|
性别例数
|
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
|
治疗组例数
|
40例
|
对照组例数
|
40例
|
年龄区间
|
|
平均年龄
|
治疗组:50.4±5.32岁;对照组:52.9±6.25岁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高脂血症,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
|
药品通用名称
|
二甲双胍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片作基础治疗,二甲双胍片2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商品名为艾汀,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5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糖平片(由西洋参、黄芪、花粉、丹参、赤芍、枸杞子、黄连等药组成,由我院制剂室研粉加工成片剂,每片含1g生药),每次服用4g,每日3次。
|
联合用药
|
糖平片
|
疗效评价标准
|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且空腹血糖<7.2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30% 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10% 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末达上述标准。中医症状采用等级积分法,观察神疲乏力、口干口渴、大便干燥、多汗、多晕、脾气急躁等,积分下降50% 以上者为显效;下降30% ~50% 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1、FBG、FINS、ISI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BG、FINS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ISI则极显著性升高,但各指标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2、血脂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能极显著地降低TC、TG(P<0.01);治疗组降TC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降糖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 ,低于对照组的95% ,但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疗效相当(P>0.05)。(见表3)。4、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对对神疲乏力、口干口渴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