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508
|
总例数
|
60例
|
性别例数
|
男27例,女33例
|
治疗组例数
|
30例
|
对照组例数
|
30例
|
年龄区间
|
|
平均年龄
|
对照组:56.8±5.2岁;治疗组:58.2±5.4岁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吡格列酮
|
药品商品名称
|
瑞彤
|
药品英文名称
|
Pioglitazon
|
剂型
|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分类
|
化学药品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人选患者在原来使用降糖及降压药的基础上,除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者,待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血糖<9.0mmol/L,且稳定2周后进入研究。对照组患者继续以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原有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15mg,2次/天,口服,共8周。两组患者均每1~2周复查血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BG),及时调整降压、降糖药。保持血糖、血压相对稳定,4周查1次肝功。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的UAER、糖化
|
联合用药
|
|
疗效评价标准
|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 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UAER、HbA1c 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HbA1c 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HbA1c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BUN、SCr、Ccr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