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908 |
总例数 | 315例 |
性别例数 | 男149例,女166例 |
治疗组例数 | 200例 |
对照组例数 | 115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36~69岁,对照组37~68岁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
药品通用名称 | 疏肝降糖汤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汤剂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自拟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两组予格列吡嗪片,1次2.5~5mg,1天3次,餐前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1次0.25~0.5g,1天3次,餐前服用。治疗组同时服用“疏肝降糖汤”(柴胡、佛手、香橼、荔枝核各10g,葛根15g,薄荷6g,白芍15g,枸杞子20g,山茱萸、茯苓各15g,淮山药20g)治疗。1天1剂,水煎,分早、晚服。两组疗程均3个月,期间均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 |
联合用药 | 格列吡嗪、二甲双胍 |
疗效评价标准 | 显效: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有效: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30%;无效:血糖无变化或较治疗前降低<10%。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治疗组200例中显效104例,有效7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115例中显效48例,有效5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血糖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能使血清胰岛素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稍高,见表1 。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