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968 |
总例数 | 63例 |
性别例数 | 男40例,女23例 |
治疗组例数 | 32例 |
对照组例数 | 31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29~79岁,对照组22~73岁 |
平均年龄 | |
疾病 | 糖尿病 |
并发症 | 周围神经病变 |
药品通用名称 | 消渴通络汤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汤剂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自拟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2组患者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方药组成:黄芪30g,生姜12g,玄参、葛根各l0g,桂枝9g,赤芍、当归各6g,川芎8g,地龙、红花、桃仁各3g,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2次,滤汁400ml,分2次服用,15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
联合用药 | 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
疗效评价标准 | 显效:手足疼痛、麻木、灼热等感觉异常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恢复;肌电图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加快或恢复正常;有效:感觉异常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恢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好转;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肌电图基本无变化。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治疗组32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31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