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952 |
总例数 | 150例 |
性别例数 | 男66例,女84例 |
治疗组例数 | 100例 |
对照组例数 | 50例 |
年龄区间 | 治疗组24~72岁,对照组31~70岁 |
平均年龄 | 治疗组52.6岁,对照组53.6岁 |
疾病 | 2型糖尿病 |
并发症 | 肥胖 |
药品通用名称 | 消渴降糖胶囊 |
药品商品名称 | |
药品英文名称 | |
剂型 | 胶囊 |
规格 | |
批准文号 | |
生产厂家 | 自制 |
分类 | 中药 |
用药目的 | 治疗 |
用法用量 | 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500mg,日3次,餐后服;治疗组除口服二甲双胍(同观察组)外,口服中药消渴降糖胶囊(本制剂室提供,组方: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玄参、佩兰、苍术、泽泻等),每次4~6粒,每日3次。 |
联合用药 | 二甲双胍 |
疗效评价标准 | 以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治疗2个月后血糖数值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为显效,10%~29%为有效,无变化或下降10%以下为无效。 |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降低血糖:显效59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降低餐后2 h血糖:显效61
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降低血糖: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降低餐后2h血糖: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Ridit分析比较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血糖变化见表1 。治疗前后BMI变化见表2※\降血糖药数据库\降血糖药图片\19 |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 在服用消渴降糖胶囊的100例T2DM患者中仅5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经减少服药量后,症状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
其他报道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