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7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10g,白术10g,防风10g,党参15g,苍耳子10g,薏苡仁20g,辛夷10g,细辛3g,白芷10g,甘草10g,诃子6g,乌梅10g。 |
加减 | 鼻粘膜水肿严重,清涕多或不止者加泽泻、五味子、石榴皮、鱼脑石;喷嚏特多者加干地龙、蝉衣;伴息肉或息肉样变者加车前子、海藻、浙贝母、海浮石;肾阳虚者加补骨脂。 |
功效 | 益气健脾,祛风通窍,扶正止鼽。 |
主治 | 变应性鼻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金慧鸣,观察鼻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参照1991年《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阻塞,呈季节性或常年发作,重者伴有哮喘。鼻腔检查可见典型鼻粘膜苍白、水肿、鼻甲肥厚、清水样分泌物。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细胞(+)以上,皮肤试验阳性。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鼻衄汤,对照组用扑尔敏8mg,日3次口服,或新敏乐8mg,日2次口服,重者日3次口服。外用BKE(由苯海拉明、卡那霉素麻黄组成的制剂)点鼻,日4-6次,并用鼻炎康,每次4片,日3次口服。两组均10日为1疗程。治疗期间均停其他有关治疗。结果:本组50例,治愈22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30例,治愈2例,显效4例,好转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随访,本组32例,复发9例;对照组20例,复发17例,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