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新中医2002,34(3):32-3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山药10g,当归10g,山茱萸10g,红花10g,肉苁蓉10g,桃仁10g,五灵脂10g,杜仲15g,菟丝子15g,巴戟天15g,何首乌15g,益母草15g,赤芍15g,鹿角胶(烊)15g,熟地黄20g,丹参20g,土鳖虫6g,水蛭6g。 |
加减 | 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细辛;兼寒凝者加桂枝、吴茱萸;肾阴虚加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气虚者加新开河参、黄芪;阳虚水泛者加鹿茸、车前子、附子、木通;胃纳差者加陈皮、麦芽、鸡内金;心血虚者加炒酸枣仁、白芍、阿胶;卵泡期重用补肾益精之品;排卵期多用理气、活血之药;有慢性宫颈炎、宫颈分泌物增多者,加苍术、黄柏、蒲公英。 |
功效 | 补肾扶正,活血逐瘀。 |
主治 | 不孕症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自月经周期第10日开始,连服15日,3月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阳江市人民医院傅应昌等,观察了补肾活血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治愈:治疗1-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经检查证实已妊娠。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输卵管已通畅,或B超检查证明炎症范围缩小,但未妊娠。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输卵管通液显示阻塞没有改善。结果:本组32例,治愈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