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草药2002,33(2):101-104 |
剂型 | |
药物组成 | 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吴军等,研究了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发现其为一对D、L差向异构体,含量之比约为1: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且D-苦杏仁苷在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D-苦杏仁苷的异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