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乡村医药2002,9(3):27-28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柴胡15g,当归15g,叶下珠20g,五味子10g,白芍10g,枳壳10g,山楂10g,土鳖虫10g,郁金10g,猪苓12g,丹参12g,白茅根12g。
|
加减 |
黄疸或湿热较甚者加茵陈15g,贯众15g;湿阻中焦者加苡米10g,川朴10g;肝脾肿大较甚者加鳖甲10g;口苦、手足心热者加胡黄连10g,丹皮10g;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加佛手15g、延胡索15g;便秘尿黄加大黄10g,车前子(包)20g;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15g,云苓15g;腹胀纳差甚者加麦芽15g。
|
功效 |
|
主治 |
病毒性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桃源县人民医院李群林等,观察了柴胡当归叶下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两组,均用肝炎灵、强力宁、肝泰乐、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常规治疗。本组并用柴胡当归叶下珠方,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每2周复查1次肝功能、HBVM等,并做B超复查肝、胆、脾。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疗效评定标准拟定。近期治愈:湿热证和瘀血证的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较前回缩或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或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TTT<6U,SB<17.1μmol/L,ALT<35μ/L),两周后复查仍正常。近期基本治愈:湿热证与瘀血证中的主要症状大部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接近正常(TTT<10U,ALT<50U,SB<25.7μmol),两周后复查仍在此水平。好转:湿热证与瘀血证中的主要症状大部消失,遥脾肿大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及叩痛,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TTT<13U,SB<25.7μmol,ALT<70/L)。无效:治疗3个月未达到好转标准者。结果:本组50例,近期治愈43例,近期基本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86%;对照组42例,近期治愈28例,近期基本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肝脾肿大、胆囊异常的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肝功能改善方面SB、ALT复常率以本组为优,其平均复常时间本组为SB为24.5日,ALT为26日;对照组分别为44日、30.5日。BHeAg本组治疗前阳性21例,治疗后转阴10例;对照组治疗前阳性27例,治疗后转阴18例。抗HBcAg-IgM本组治疗前阳性31例,治疗后转阴12例;对照组治疗前阳性32例,治疗后转阴9例。在乙肝病毒复制指标转阴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本方能使肝气涤达,热毒清解,瘀血消散,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