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1):18-19 |
剂型 | 合剂 |
药物组成 | 莪术10g,三棱10g,陈皮10g,皂刺10g,厚朴10g,枳壳10g,当归10g,槟榔5g,吴茱萸3g。 |
加减 | |
功效 | 行气活血,宽肠通腑。 |
主治 | 肠梗阻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日250ml,分2次口服或分2-4次从胃管注入。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王适群等,观察了导气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的作用。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7年《中药新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拟定。经常发作不规则腹痛、腹胀与便秘症状;曾有腹部或盆腔手术史,或腹腔盆腔内炎症病史、腹部外伤史;腹部无明显压痛和肌紧张,肠鸣音活跃;X线片腹腔无明显气液平面,但有肠腔积气征象。分为两组,均给予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本组并用导气合剂,两组均以5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1997,3:63-64)拟定。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随访1月以上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未出现反复。显效: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95%,随访1月有部分症状反复,但症状较轻,服药迅速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症状积分减少40%-70%,停药后上述症状反复。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症状积分减少<40%。结果:本组50例,临床控制3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临床控制2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治疗24小时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用动物小白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本品组(导气合剂灌胃,0.2ml/10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本品对小白鼠肠粘连的影响、对小白鼠小肠蠕动的影响。结果:本组肠粘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碳末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品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临床疗效显著。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