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2):3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党参18g,延胡索18g,黄芪15g,白术15g,石见穿15g,山慈菇15g,龙葵15g,郁金10g,红花10g,甘草10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2g,丹参12g,制穿山甲8g,制川乌6g。 |
加减 | 疼痛程度在3级以上加全蝎6g,蜈蚣6g,守宫6g;头颈部疼痛为主加僵蚕10g,白芷10g,葛根10g,桔梗10g;上肢及肩背部疼痛加姜黄10g,桑枝10g,桂枝6g;胸胁部疼痛加全瓜蒌10g,柴胡10g,檀香6g;脘腹部疼痛加徐长卿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乌药10g;腰部及下肢疼痛加川牛膝15g,杜仲15g,海桐皮10g。 |
功效 | 补气扶正,软坚散结,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
主治 | 癌性疼痛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3次取液混合,加入三七粉10g,分2-3次饭后半小时服,连用10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武汉中国一冶医院陈德货,观察了定痛汤加味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显效:疼痛症状消失。无效:疼痛症状依等级下降。无效:疼痛症状无变化。结果:本组45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