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药研究2002,18(2):11-12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红叶铁树叶25g,旱莲草25g,黄芩10g,杜仲15g,桑寄生15g,败酱草10g,生地10g,熟地10g,金桔饼10g,生山楂10g,决明子10g。
|
加减 |
肝经火旺加龟板20g,龙齿15g,山萸肉10g,生地加至30g;阴阳两虚加熟地至15g,菟丝子10g,淫羊藿10g,肉桂6g,黄芪10g,党参10g,枣仁25g;痰湿偏盛加天麻15g,白术30g,半夏10g,陈皮15g,川芎12g;肝风上扰加钩藤15g,生龙骨15g,黄芪15g,生牡蛎15g,丹参15g,生地加至30g,熟地加至20g。
|
功效 |
|
主治 |
高血压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3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明,观察了红叶降压饮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甲皱微循环变化。服药期间,停用其他降压药。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且血压恢复正常。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收缩压平均下降1.07-4.27kPa,舒张压平均下降0.667-2.67kPa,但未恢复正常。无效:血压仍波动在较高水平。结果:本组178例,临床治愈152例,显效22例,无效4例。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其中152例血压基本稳定,20例血压出现波动,经再服上方后恢复。本方对发病5年以下,年龄50岁以内,证属肝热上冲的Ⅰ期高血压病疗效持久稳定。治疗后甲皱微循环(袢管模糊、袢长<0.10mm、袢顶瘀血、动脉口径<7μm、静脉口径<9μm、流速缓慢、RBC聚集、明显渗出)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除袢管模糊、畸形、袢长和袢顶瘀血4项指标外,其余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方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