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名 | |
| 处方来源 | 广西中医药2002,25(1):32-33 |
| 剂型 | 汤剂 |
| 药物组成 | 大黄15g,牡丹皮15g,三七12g,生地黄25g,地骨皮15g,鳖甲25g(先煎),银柴胡15g,胡黄连15g,知母12g,甘草6g。 |
| 加减 | |
| 功效 | 活血祛瘀,滋阴清热。 |
| 主治 | 发热 |
| 制备方法 |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顿服。 |
| 用药禁忌 | |
| 不良反应 | |
| 临床应用 | 开平市中医院张育志等,观察了清热饮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分为两组各91例,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静滴3日,常规液体点滴(如林格氏液、葡萄糖液等)治疗。本组并用自拟方清热饮。结果:本组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降热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
| 药理作用 | |
| 毒性试验 | |
| 化学成分 | |
| 理化性质 | |
| 生产厂家 | |
| 各家论述 |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