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38-39 |
剂型 | 散剂 |
药物组成 | 麝香1g,冰片6g,生天虫6g,白蔻仁6g,寒水石6g,带尾全蝎2g(研细粉)。 |
加减 | |
功效 | 健脾益气固表,扶正固本,芳香通窍,行血化瘀。 |
主治 | 副鼻窦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嗅鼻,每日多次。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徐贤忠等,观察了清窍散合清窦汤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鼻塞、流脓性或粘脓性涕,伴头痛头昏、嗅觉障碍及记忆力减退;鼻腔检查在中鼻道或嗅裂处发现有脓性分泌物;鼻窦X片或CT检查显示:窦腔模糊、混浊、密度增高,粘膜肿胀、肥厚,有时可见液平;反复发作2年以上。分为两组。本组用清窍散,并用清窦汤(炒苍耳子10g,辛夷6g,白芷6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细辛6g,黄芩12g,蒲公英20g,桔梗6g,生甘草3g,金银花15g,薄荷6g),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日为1疗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方法,用呋麻滴鼻剂每次2滴,日3次;用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5g,日3次口服,连用10日后停药;另用鼻炎康片每次3片,日3次口服,连用30日。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鼻粘膜及鼻甲充血肿胀消退,鼻道无分泌物,鼻窦X线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鼻粘膜及鼻甲充血肿胀基本消退,鼻道无分泌物或有少量的粘脓性分泌物,鼻窦X线或CT检查窦腔稍模糊。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变化不大,鼻粘膜及鼻甲仍充血肿胀,鼻道内仍有脓性或粘脓性分泌物。结果:本组70例,痊愈36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64例,痊愈10例,有效3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0.3%。本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