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吉林中医药2002,22(2):17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党参30g,丹参30g,苦参20g,黄芪30g,黄精30g,黄连15g,酸枣仁30g,桃仁15g,柏子仁15g。 |
加减 | 心阴虚者加太子参30g,寸冬15g,五味子12g;心气虚者加茯苓12g,白术15g,五味子12g;心血虚者加当归15g,龙眼肉12g,炙甘草15g;心阳虚者加干姜10g,附子10g(先煎)10g,桂枝12g,薤白12g;失眠多梦加茯苓12g,远志12g,夜交藤15g,生龙骨30g,牡蛎30g;疾湿内阻者加石菖蒲12g,郁金12g,半夏12g;气滞血瘀者加川芎10g,郁金12g,檀香10g;心火亢盛者加生地10g,淡竹叶12g,炒栀子12g。 |
功效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养心安神。 |
主治 | 室性早搏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15-30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悦春等,观察了三参三黄三仁汤加减治疗频发性和/或多源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三参三黄仁汤加减,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的一切药物。对照组用心律平100-150mg,日3次口服,配合中成药心律宁100mg,日3次口服。疗效标准:显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性早搏减少90%以上,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性早搏减少7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无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减少不足70%,自觉症状无改变。结果:本组117例,显效49例,有效5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45%;对照组101例,显效22例,有效50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71.29%(P<0.01)。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