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1):36-38 |
剂型 |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石咏军等,探讨了圣达欣颗粒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按治疗方法分为(1)普通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圣达欣;(2)普通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包醛氧化淀粉;(3)透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血液透析加圣达欣;(4)透析对照组:常规治疗加血液透析。治疗一、三、六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血BUN、Cr、Alb、Hb、TG、Tch及干体重的变化。结果:圣达欣颗粒剂对脾肾阳(气)虚及肾络瘀阻二型疗效较其它证型好,且明显优于包醛氧化淀粉对照组(P<0.05)。普通治疗组血BUN、Cr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P<0.01) ;治疗三个月后血Alb、Hb显著高于治疗前,并且显著高于相同治疗时间对照组(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5,P<0.01);透析治疗组干体重逐步上升,三个月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圣达欣颗粒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包醛氧化淀粉组,对脾肾阳(气)虚及肾络瘀阻二型的疗效尤为显著,能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