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3):178-179 |
剂型 | |
药物组成 | 茵陈140g,金钱草30g,虎杖30g,大青叶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黑矾60g,醋制郁金15g,焙玄驹9g,全蝎9g,烘蜈蚣9g,砂炒醋炙穿山甲60g,滑石粉烫水蛭9g,焙虻虫6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海马1条,黄芪65g,砂仁9g,鸡内金20g,生甘草9g,醋制柴胡10g,醋制香附10g,盐水炙荔枝核30g,桔核10g,醋炙青皮10g。 |
加减 | |
功效 | 祛除毒邪,活血消瘀,扶正补虚。 |
主治 | 乙型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莘县第三人民医院李善谱等,用乙肝解毒康(丸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0例。并与乙肝宁冲剂治疗340例作对照,3个疗程计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表明:乙肝解毒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除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蛋白代谢等得到明显改善外,HBeAg、HBsAg亦有较好的转阴作用,近期治愈率为62.1%,有效率90.9%,疗效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认为乙肝解毒康能从祛除毒邪、活血消瘀、扶正补虚诸方面改变机体内环境及肝内微环境,使HBsAg转阴。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