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4):207-210 |
剂型 | |
药物组成 | 黄芪、白术、当归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高血压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1、解放军总医院陈孟莉等,研究了益肾降压方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血压、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及机制。采用大鼠5/6肾切除术法建立RPH模型。动态测定血压、肌酐、尿素氮,以及在给药8周后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AR)、血管紧张素(AⅡ)、血栓素(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各剂量益肾降压方均可降低RPH大鼠的血压(BP)、肌酐(Cr)。但对RPH大鼠尿素氮(BUN)未见影响;各剂量益肾降压方可显著降低血浆PAR、AⅡ,同时还可显著降低TXB-2含量,升高血浆6-keto-PGF-1α含量。益肾降压方可降低RPH大鼠的血压,并对肾脏具有保护功能;益肾降压方的降压作用和对肾脏的保护功能是通过影响RPH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完成。 2、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刘文军等,观察了益肾降压方对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肾大部切除法建立RPH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益肾降压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组(开博通)、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及正常动物对照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8周。第8周后采血,测定血浆ET和NO的含量。结果:RPH模型大鼠血浆NO水平明显下降(P<0.05); 中剂量的益肾降压方和西药开博通能明显升高NO(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均<0.05),而对ET则无明显作用。结论:益肾降压方可能通过影响RPH大鼠NO水平来实现其降压机制。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