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95-97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女贞子15g,黄芪15g,旱莲草15g,党参15g,炒白术12g,当归12g,白芍12g,徐长卿15g等。 |
加减 | |
功效 | 补肾,健脾,益气。 |
主治 | 不育症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每月服24剂。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方等,观察了贞芪转阴汤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脾肾两虚型不育症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均于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用贞芪转阴汤,A、C组在基础体温提示下于尿促黄体生成激素阳性当日,或/和B超监测到卵泡发育直径18-20mm后12-24小时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在授精的次日B超监测卵泡未破裂者,则重复授精1次。B组则于排卵期进行有效同房。治疗期间平时三组夫妇均用避孕套进行性生活,排卵期有效同房,共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A组34例,治疗后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为76.47%;B组34例,AsAb转阴率为82.35%;C组35例,AsAb转阴率为8.57%。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妊娠率41.18%,其中13例血AsAb转阴,转阴妊娠率达50%;B组妊娠率20.59%,其中6例血AsAb转阴,转阴妊娠率达21.43%;C组妊娠率11.43%,其中1例血AsAb转阴。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3%;B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8%。中医症候评分比较,A组与B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组、B组患者血清CD4下降,CD8上升,CD4/CD8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及与C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女性AsAb阳性所致的不育症,以补肾健脾益气为法的贞芪转阴汤配合适时IUI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贞芪转阴汤治疗及单纯IUI治疗。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