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药典》(2000年版)。 |
剂型 | 片剂 |
药物组成 | 黄杨宁。 |
加减 | |
功效 |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
主治 |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脉结代;冠心病、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
制备方法 | 取黄杨宁0.5g,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或500片,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片含环维黄杨星D0.5mg、1mg,每次1-2mg,日2-3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25mg,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使溶解,用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用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环维黄杨星D10μ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黄杨宁0.5mg),置50ml量瓶中,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近刻度,80℃水浴恒温1.5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刻度,摇匀,离心6分钟(每分钟转速3000转),取上清液,即得。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ml,分别置分液漏斗中,各精密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取溴麝香草酚蓝18mg,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5ml使溶解,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刻度,摇匀,即得)5ml,摇匀,立即分别精密加入氯仿10ml,振摇2分钟,静置1.5小时,分取氯仿层,置含0.5g无水硫酸钠的具塞试管中,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分光光度法,在41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本品每片含黄杨宁以环维黄杨星D(C26H46N2O)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理化性质 | 本品为黄杨宁经加工制成的片。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片;味苦。含量均匀度取本品10片,分别置量瓶中(0.5mg,50ml;1mg,100ml),各加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至刻度,80℃水浴恒温1.5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摇匀,离心6分钟(每分钟转速3000转),分别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化学成分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量。每片的含量与平均含量相比较,差异大于士15%的不得多于1片,并不得超过士25%。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粉末适量(约相当于黄杨宁10mg),加氯仿2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分成两份,分别置水浴上蒸干。一份加冰醋酸溶液(1→20)1ml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即生成红棕色沉淀;另一份加乙醇1ml与硫酸2ml,即显橙红色。 (2)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约相当于黄杨宁10mg),置分液漏斗中,加水和氢氧化钠试液各2ml,摇匀后,加氯仿10ml,振摇提取10分钟,静置,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环维黄杨星D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二乙胺(25: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