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药典》(2000年版)。 |
剂型 | 丸剂 |
药物组成 | 荷叶320g,藕节64g,大蓟(炭)48g,小蓟(炭)48g,知母64g,黄芩(炭)64g,地黄(炭)96g,棕榈(炭)96g,栀于(焦)64g,白茅根(炭)96g,玄参96g,白芍64g,当归32g,香墨8g。 |
加减 | |
功效 | 凉血止血。 |
主治 | 用于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
制备方法 | 将荷叶取出一半炒炭,另一半用黄酒240g浸拌,置罐中,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低温干燥,与其余藕节等十3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丸重9g,每次1丸,日2-3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忌食辛辣油腻,忌气恼。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止血,解热,抗菌作用。 1.止血:荷叶、藕节、大蓟(炭)、小蓟(炭)、棕榈(炭)、香墨、白茅根(炭)具有止血作用。 2. 解热:玄参、白芍、当归、地黄、知母、黄芩、栀子具有解热作用。 3.抗菌:知母、地黄、栀子、玄参、白芍、当归具有抗菌作用。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类长圆形,一端较大,有的一边凸出,直径约至30μm,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位于较大端,层纹明显。叶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外壁乳头状突起;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存在于叶肉组织中。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棕色,表面圆形细胞中含硅质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纹孔,胞腔棕红色。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表皮细胞纵列,常由1个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相间连接,长细胞壁波状弯曲,稍增厚,木化。不规则团块棕黑色或黑色。 (2)取本品18g,切碎,加硅藻土15g,研匀,加乙醚100ml,放置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2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8g,切碎,加硅藻土6g,研匀,加乙醇10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乙醚浸泡(约3分钟)3次,每次15ml,倾去乙醚,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醚5ml使溶解,将乙醚液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300目,5g,内径10mm)上,用乙醚1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苷元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新配制的8%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硫酸溶液(7→10)(5:1)的混合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