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药典》(2000年版)。 |
剂型 | 膏剂 |
药物组成 | 地黄120g,麦冬60g,红参20g,大枣60g,阿胶20g,黑芝麻50g,桂技30g,生姜30g,炙甘草40g。 |
加减 | |
功效 | 养血益气,复脉定悸。 |
主治 | 用于气虚血少,心悸气短,心律不齐,盗汗失眠,咽干舌燥,大 便干结。 |
制备方法 | 除阿胶外,红参切片,用温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 过;生姜绞汁;桂枝提取挥发油;其余甘草等5味与上述红参、生姜、桂枝三种药渣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加入红参提取液,浓缩成稠膏;取黄酒30g,烊化阿胶;另取蔗糖120g,制成糖浆,加入上述稠膏、烊化阿胶及炼蜜20g,继续浓缩至适量,放冷,加入生姜汁及桂枝挥发油,搅匀,制成约300g,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次15-20g,日2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腹胀便溏、食少苔腻者忌服。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取本品3g,精密称定,照氮测定法测定,总氮量不得少于1.0%。 |
理化性质 | 本品为棕褐色的新稠液体;气香,味甜。相对密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稀释后,依法测定,应为1.08-1.10。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1)取本品10ml,加水10ml,摇匀,用氯化钠饱和后,用乙醚15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置白色瓷皿中,挥干,残渣加0.5%香草醛硫酸溶液数滴,即显紫红色。 (2)取本品10ml,加水sml,摇匀,加正丁醇10ml,振摇,分取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氯仿lml使溶解,移至试管中,沿管壁滴加硫酸0sml,两液接界处显红色环。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