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浙卫药标(85) 103号。 |
剂型 | 冲剂 |
药物组成 | 乌梅、川椒、黄芩、木香、陈皮、使君子、蒲黄、槟榔、川楝子、鹤虱、甘草、芜荑。 |
加减 | |
功效 | 清热理气,止痛驱蛔。 |
主治 | 胆道蛔虫症。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袋20g,成人每次2袋,日3次口服,连服2日或遵医嘱。儿童酌减。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少数患者服药后有恶心、纳差、便溏等消化道反应,一般停药后能自行消除。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松弛胆囊和胆道括约肌,杀蛔虫和抑菌等作用。 1.松弛胆囊和胆道括约肌:本药对乙酰胆碱、组胺和钾离子引起的豚鼠离体胆囊和兔胆道括约肌的收缩反应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2. 杀蛔虫:将猪蛔虫放入250ml蛔虫营养液中,加入本药2g,结果蛔虫死亡时间为10小时,而不加药对照组为15小时,两者间有显著差异,说明本药具有体外杀蛔虫作用。 3.抑菌:本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179.10±6.04g/kg;亚急性毒性:日给家兔灌胃32.8g/kg,连续14日,实验动物食欲正常,体重无变化,血象、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组织学检查,肝、胆、肾等脏器亦无病理变化。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