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卫生部药品标准》(1990年)。 |
剂型 | 片剂 |
药物组成 | 淫羊藿、何首乌、知母、百部、夏枯草、茯苓、胆汁、甘草酸铵、马兜铃等。 |
加减 | |
功效 | 止咳化痰,清热解毒,平喘纳气。 |
主治 |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哮喘及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每次4-6片(严重时可取6-8片),日3-4次口服,缓解后减至每次2-3片,日3次口服,10-12周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镇咳,祛痰,平喘,解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1.镇咳:豚鼠腹腔注射新碧桃仙(5g/kg)30分钟后,可使浓氨水刺激引发的豚鼠咳嗽次数减少。咳嗽抑制率达62.7%。麻醉猫6只,分离其右侧喉上神经给于电刺激引发咳嗽并记录,静脉注入新碧桃仙2-4g/kg后,4只猫的咳嗽反应较用药前减弱30%-50%,并可持续45-90分钟。阳性对照药可待因静注后,亦产生镇咳作用,但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 2. 对气管平滑肌作用:离体气管螺旋条法实验,记录气管平滑肌的张力曲线.新碧桃仙(2.5-5.0×10-2g/ml)能使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抑制50%-100%。 3.祛痰:用酚红法进行祛痰实验,结果表明:新碧桃仙可使小鼠气管冲洗液中的酚红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具有祛痰作用。 4.抗炎,用足跖肿胀法实验,大鼠腹腔注射新碧桃仙5g/kg,药后30分钟在大鼠足跖部注射甲醛0.05ml,致炎后1、3、5小时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3.5%、99.3%和96.9%。1次给药作用可持续5小时,连续给药3次,作用可维持24小时以上。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按Meier等的棉球法在大鼠两前腋下埋藏无菌棉球后,每日腹腔注射新碧桃仙和生理盐水,6日后称重棉球肉芽肿,结果表明:新碧桃仙可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棉球干重、温重分别较对照组减轻37.3%和28.4%。 5.抗过敏:用改良的Sorenby方法实验,实验的第二步改为加入25%的新碧桃仙0.15ml,当孵育液中的新碧桃仙浓度为1.25×10-3g/ml时,能显著减少抗原引起的卵蛋白主动致敏豚鼠肺组织所释放的组胺量,抑制率达57.7%-60.0%。 6.增强吞噬细胞功能:滴片法进行实验,小鼠灌胃新碧桃仙两周后,腹腔注入鸡红细胞,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可见新碧桃仙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较对照组增加46.8%和33.9%。 此外,新碧桃仙尚具有强心作用.能使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及输出量明显增加。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试验:按人用量的100倍给小鼠灌胃,连续观察48小时,未见死亡及明显不良反应。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