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吴茱萸、当归、芍药、阿胶、半夏、麦冬(去心)、川芎、人参、桂枝、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 |
加减 | |
功效 |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
主治 |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用于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子宫出血.慢性阑尾炎,应寒腹痛,血吸虫性肝病及手部皮肤病等。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
用药禁忌 | 1.若腹满有块,为实证瘀血患者,不宜服用本方。2.同名异方《妇人良方》中又名“良方温经汤”,其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芍药、肉桂、莪术、牡丹、人参、牛膝、甘草,其主治寒气客于血室、血气凝滞、脐腹作痛、脉沉等。3.崩漏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出血增多的正常现象。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本方加减:吴茱萸、当归、桂枝、炙甘草各6g,炒白芍、丹皮各10g,制半夏、炮姜炭各6-10g,川芎5-6g,党参15-30g,麦冬15g,阿胶12g。以上均为经前3-5日及经期方药,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04例,年龄13-23岁35例,24-34岁23例,35-40岁46例。结果:经2-6个月经周期的治疗,治愈(经期和经量均恢复正常并在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以上维持正常者,或月经正常后出现妊娠者,或更年期病人经治疗后绝经者)共38例,占36.5%;显效(治疗后经量较原来减少1/2以上,周期恢复达2个月以上者)共40例,占38.5%;有效(治疗后经量较原来减少1/3,周期恢复不稳定者)共22例,21.20%;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和经量无改变者)共4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 2.老年性阴道炎和外阴瘙痒症应用本方加减:麦冬、半夏、当归、甘草、桂枝、芍药、川芎、人参、牡丹皮、吴茱萸、阿胶、生姜等。上药制成温经汤浸膏,1次2.5g,日3次,饭前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和外阴症痒症45例。系以1987年10月开始5个月内确诊为老年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和外阴瘙痒症患者(除性行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内外生殖器恶性肿瘤及心因性植物神经失调症等原因反致者外)为对象,连用2周作为单独用药组;并用疗法组(并用组)系并用阴道洗剂和栓剂等)。观察项目与方法:自觉症状有带下(程度、恶臭),瘙痒感,局部疼痛,性交时疼痛。他觉所见:阴道内容物异常(量)色、性状),红(外阴、阴道)、肿、质地、萎缩、抓痕等,分4个等级记分进行评价。结果:①温经汤单用组(14例,年龄61.1±11.9岁):用药后自觉症状各因子均降低,尤其是瘙痒感的治愈率高。总记分变动,从用药前的5.14±3.63下降到2.00±2.39(t=2.7033,P<0.02)。他觉所见:除质地、抓痕各一例无变化外,其它因子均降低。总记分从用药前的4.36±3.15下降到2.07±1.32(t=2.5088,P<0.05)。②温经汤与局部治疗并用组(31例,年龄51.9±11.8岁):用药后自觉症状的各因子均降低。总记分从用药前的5.48±2.63下降到1.71±2.02(t=6.3296,P<0.001)。他觉所见:除质地外各因子均降低。总记分从用药前的5.13±下降到2.29±1.49(t=5.9696,P<0.001)。温经汤单用组与并用组都是自觉症状记分较他觉症状记分改善率高。单用组的用药前自、他觉症状记分均比并用组低,而并用组改善率有较高趋势。全部症例未发现副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温经汤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外阴瘙痒症有显效,从自、他觉症状记分来看,单用药组以用药前5分以下的病例为好,并同组以5分以上的病例为好。用药后两组症状的记分均有明显改善。 |
药理作用 | 有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降低催乳素量等作用。 1.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在大鼠间脑-脑垂体灌流试验中,授予5μg/ml温经汤后,灌流液中黄体生成素的浓度明显增加。方中诸药以牡丹皮的作用最显著,可使黄体生成素浓度比投药前增加160%-180%,当归次之,其他成分则无此作用。 2.降低催乳素量;在垂体前叶细胞培养中,温经汤0.5-500μg/ml浓度,可降低催乳素的释放,其组方各药,除阿胶外,都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催乳素水平。无雌激素样作用,对正常的激素环境亦无影响。 3.增强耐力:温经汤50g/kg灌胃给药10日,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冷水中的游泳时间。 4. 改善血液流变性:温经汤5g/kg灌胃7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冰水浸泡所致实验性虚寒型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很明显的改善,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RBC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粘度、血浆粘度。 5.镇痛:温经汤50g/kg灌服,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扭体反应出现的时间。 6.促进造血:温经汤50g/kg连续灌胃10日,能使小鼠急性大出血的Hb和RBC恢复,具较强补血作用。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