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福建省药品标准》(1988年)。 |
剂型 | 片剂 |
药物组成 | 笔管草、荷叶、三七、川芎、花椒。 |
加减 | |
功效 | 降脂化浊,活血通脉。 |
主治 | 高脂血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片0.21g,每次4片,日3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个别病人在服药中有轻度腹泻表现。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降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1.降脂:本品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主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并有一定降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 2.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方中笔管草含有硅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分布在血管的弹性硬蛋白和胶原组织中,能使已硬化的血管恢复弹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初步推测本药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壁中硅的含量而保护内皮,阻止脂质浸润到动脉壁中,因此有一定的减轻或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能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本品给小鼠灌胃给药,相当于人服用量的432倍,结果无急性中毒和死亡发生.亚急性毒性:给家兔每日服用相当于人日服用量的72倍,连续给药4周后,对血常规、转氨酶、尿素氮以及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均未见明显变化,说明本品安无毒。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