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汉·《金匮要略》。 |
剂型 | 胶囊;汤剂 |
药物组成 | 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 |
加减 | |
功效 | 养血疏肝,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
主治 | 妊娠腹痛及妇女腹中诸疾痛。用于治疗保胎安产、妊娠中毒症及子痫、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冷感症、附件炎、腹痛等妇科疾病和脑血栓形成、眩晕、黄褐斑等。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散剂(装入胶囊):每粒合药粉0.5g,每次3g,日2次口服。汤剂: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1.本方只要见肝虚血滞、脾弱湿恋者均可用之,本方与当归芍药汤组方、功效不同,应加以注意。 2.本方为散剂,水煎则失去挥发性成分。 |
不良反应 | 长期服用本方,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咽燥、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 | 1.崩漏:用本方加减:当归150g,芍药500g,川芎250g,茯苓200g,白术200g,泽泻250g。研细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4g,每次5粒,日3次服,15日为1疗程。治疗崩漏60例,年龄13-60岁;病程15日-4年。结果:痊愈39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 又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泽泻按1:4:1:1.5:1:1.5的比例配伍,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合生药0.5g,每次6粒,日2次,整个月经周期持续服用,3-6个月为1疗程。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83例。结果:痊愈12例,基本痊愈20例,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6%。其中无排卵型47例,有效率为51.1%;排卵型36例,有效率为22.2%;无排卵型疗效明显高于排卵型(P<0.05)。临床应用表明:本方宜用生药散剂,煎剂疗效不佳。对子宫器质性疾病出血无效,83例中有3例合并子宫肌瘤治疗无效。 又用本方加减,出血多加地榆、海螵蛸、炒蒲黄;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腹痛加茜草、五灵脂。治疗月经失调,月经过多,上环、取环、流产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437例。结果:有效率为91.3%,1剂有效率为61.4%,一般1-3剂显效,少数病例4-5剂见效。 2.腹痛:用本方加减:当归、芍药、川芎、泽泻。按1:5.6:2.7:1.3的比例下料,共研细粉,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4g,每次5粒,日3次。治疗妇科腹痛209例,已婚191例,未婚15例;年龄13-20岁10例,21-30岁75例,31-40岁103例,41-50岁17例,51-60岁1例。其中经期腹痛67例,崩漏腹痛60例,妊娠腹痛5例,产后腹痛15例,杂病腹痛62例;病程以1个月至1年者为多,计142例(占69%),最长者为12年。结果:临床治愈99例,占48.1%;明显好转47例,占22.8%;好转28例,占13.6%;无效32例,占15.5%;总有效率为84.5%。 3.附件炎:用本方加减:当归150g,芍药500g,川芎250g,茯苓200g,白术200g,泽泻250g。按1:5.6:2.7:1.3:1.3:2.7的比例下料,制成胶囊,每粒合生药0.4g,每次5粒,日3次,15日为1个疗程。治疗附件炎49例,年龄24-48岁,均经妇科检查确诊。其中宫颈I度糜烂者14例,Ⅱ度糜烂4例,左侧卵巢囊肿11例,滴虫性阴道炎7例,左侧炎性包块2例,左侧输卵管不通1例。结果:少腹疼痛消失,带下减少,月经周期月经量均恢复正常,局部无压痛,附件增厚都消失为痊愈,共34例;腹痛减轻,月经周期和经量较治疗前好转,局部压痛减轻,增厚的附件变薄为好转,共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 4.胎位不正:用本方制成片剂。口服,甲组每次5片,日2次。乙组每次5片,日3次。治疗胎儿臀位119例,按随机原则分成服药甲组和乙组及对照组。甲组45例,乙组32例,对照组42例,以常规胸膝卧位矫正胎位。结果:甲组45例,31周后转头位者33例,转位率为73.3%;乙组32例,转头位者29例,转位率90.6%;对照组42例,转位者28例,转位率66.7%。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乙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疗效较甲组为好,但无显著性差异。 又用本方加酒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大腹皮各9g,紫苏叶、陈皮各6g。日1剂水煎,空腹服。治疗胎位不正217例,大部分通过胸膝卧位或其它疗法治疗无效。连服3剂,停药2日后复查,胎位尚未转正者继服3剂,服9剂后胎位仍未转正者为无效。结果:初产妇87例胎位全部转正,经产妇130例中128例胎位转正,2例无效。 5.胎动不安:用本方加减:茯苓、白术、芍药、泽泻各4g,当归、川芎各30g。诸药制成浸膏颗粒,每次5g,日2次,饭前服。治疗胎动不安91例,服药时间从1个月以内至7个月以上不等。结果:77例有安胎效果,其中显效者51例。 6.妊娠中毒症:用本方加钩藤9g,桑寄生、菊花各15g,煅石决明30g。日1剂水煎服,不用西药。治疗妊娠30-40周内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2例。结果:用药后平均每日尿量增加1000ml。血压迅速下降者2例,缓慢下降者28例,未降者22例,产后血压全部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婴儿无死亡,产妇分娩无滞产及产后出血。 又用本方散剂,每日5g,分2次服,服药至分娩后中毒症状全部消失。治疗妊娠中毒症24例。结果:中毒症状全部消失者13例,症状改善者9例,未见改善者2例,总有效率为91%;除1例因骨盆狭窄去剖腹产外,其余均经阴道自然分娩,分娩时出血量均未超过400ml,22例胎儿良好,2例胎儿死于宫内。服药后尿量增加者15例,无变化9例。 又用本方: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泽泻。按1:4:1:1.5:1:1.5的比例配方组成,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药粉0.5g,1次服3g,日服2次。开始服药孕周最早为26周,最迟37周,对照组按临床常用剂量服复方降压片或肼苯达嗪,开始服药孕周最早21周,最迟37周。2组均服药至临产前,2例治疗组患者和1例对照组患者产时静脉滴注硫酸键1.25-2.5g。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2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妊高征的初产妇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与对照组共2组。治疗组46例,年龄22-32岁,平均28岁;基础血压为109.2±9.6/69.1±13.2mmHg;治疗前收缩压为139.0±9.5mmHg,舒张压为86.6±6.4mmHg,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3+舒张压)107.0±7.5mmHg。对照组46例,年龄22-40岁,平均28岁;基础血压为111.7±8.4/70.6±6.6mmHg;治疗前收缩压为137.3±10.4mmHg,舒张压为87.4±6.2mmHg,平均动脉压为104.2±0.5mmHg。两组均排除有心血管、肾脏、内分泌等器质性疾病。结果:①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治疗组服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服药后收缩压与平均动脉压下降。两组比较以治疗组为明显。②分娩和新生儿情况:治疗组顺产31例,产钳6例,剖腹产9例(19.6%);对照组顺产30例,产钳3例,剖腹产13例(28.3%)。两组各有1例因妊高征控制不理想而施行剖腹产。总产程(顺产)治疗组平均7.7小时,对照组78小时。分娩过程中治疗组出血量为118.5±77.1ml,对照组126.3±78.4ml。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6例作人工胎盘剥离。治疗组平均胎龄为39.04周,其中早产6例(13.0%);对照组为39.23周,其中早产3例(6.5%)。两组均无死胎,治疗组1例因脐带脱垂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治疗组为3219±471g,对照组为3250±366g。 7.不孕症:用本方加减:当归、川芎各45g,赤芍250g,泽泻125g,白术、茯苓各60g。研极细末,每次10-15g,日2-3次,饭前用温黄酒合服。或以当归、川芎各10g,赤芍50g,泽泻25g,白术、茯苓各12g。以水1500mg,煎至600ml,日分3次,饭前服。治疗不孕症138例,年龄27-36岁。结果:症状消失,已妊娠为痊愈,共118例;症状改善,无妊娠为有效,共11例;症状无改善,无妊娠为无效,共9例;总有效率为93.5%。 又用本方,每日0.5g,治疗24例不孕症,全部患者的丈夫精液检查均正常,其中22例X线检查子宫发育正常,输卵管通畅,2例为婚前无排卵性月经。服药16-371日后,有12例已妊娠(占50%。临床治疗结果似表明,无月经的不孕症反而比月经正常之不孕症妊娠成功率高。 8.更年期综合征:用本方加减:茯苓4g,苍术4g,芍药4g,泽泻4g,当归3g,川芎3g。按比例提取浸出物2g,加赋形剂。每次2.5g,日2次,饭前服,连服2个月,其间不用其它药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4例,卵巢切除13例。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显效2例,有效16例,有效率75%,无效占25%。卵巢切除显效4例,有效5例,有效率69.2%;无效4例,占30.8%。总有效27例,占73%;无效者10例,占27%。 又用本方加减:当归3份,芍药6份,川芎3份,苍术、泽泻、茯苓各4份与浸膏各半压制成片,每次4片,日3次,饭后服。每日所服12片中共含原药粉1500mg,浸膏1500mg。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9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8.4%。其中有2例出现副作用,1例服药第10日出现轻度荨麻疹,另1例出现轻度困倦、嗜睡,停药后均消失。 9.ABO血型不合: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菟丝子、枸杞子各10g,川芎、木香、益母草各6g。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口服维生素C、E。治疗ABO血型不合93例,同时与以往治疗结果比较。结果:93例妊娠中,仅6例发生流产,占6.45%;早产1例,占1.08%;足月产86例,占92.47%,获得87名健儿。与以往妊娠275次中219次流产,21次早产,35次足月产,与存活11例中有6例核黄疸后遗症的情况对比,流产、早产明显减少,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10.眩晕:应用本方,痰盛者加半夏、胆南星各12g,桔皮、竹茹各10g;脾弱血虚加熟地、首乌、丹参各15g,桑椹子20g;肝肾阴虚加枸杞子20g,菊花、钩藤各12g,玄参15g,龙骨、牡蛎各30g,党参15g;脾肾阳虚加黄芪、山药各20g;肝阳上亢加生石膏、石决明、磁石各20g,知母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眩晕20例,其中重型8例,轻型12例;辨证分型:肝阳上亢7例,痰浊中阻4例,脾虚4例,肝肾阴虚3例,脾肾阳虚2例。结果:12例痊愈(轻型8例,重型4例),7例显效,1例无效。 11.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43例,其中轻型4例,重型39例,证属饮食不洁,胃肠虚弱,外感风寒而致。结果:服本方3-5剂,治愈40例,有效率为93%。 12.慢性阑尾炎:用本方加减:当归10g,川芎10g,赤芍50g,泽泻25g,白术12g,茯苓12g,以水1500ml,煎至600ml,日分3次服,饭前服。病重者6小时服1次。并用本方散剂(川芎45g,当归45g,赤芍250g,泽泻125g,白术60g,茯苓60g),每次10-15g,每日3次,饭前用温黄酒送服。治疗慢性阑尾炎102例,男22例,女80例;年龄76岁以下;病史60日至8年。疗效标准:疼痛消失,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化验和体温正常,并继续观察3年内无发作者为痊愈;2年内无发作者为显效;1年内发作1-2次,症状较治疗前减轻者为好转;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加重,发生变症者为恶化。结果:痊愈88例,占86.27%;显效9例,占8.82%;好转2例,占1.96%;无效2例,占1.96%;恶化1例,占0.98%;总有效率为96.I9%。 13.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用本方加减:当归、白术、茯苓各12g,赤芍20g,川芎6g,泽泻10g。水肿加大茯苓用量;肝郁重者加柴胡、郁金;脾虚加党参、黄芪。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51例,男37例,女14例;年龄23-65岁。结果:痊愈(视力提高达1.0以上,眼底水肿、渗出消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消失或明显改变者)36例;好转(视力尤其近视提高3行以上,眼底水肿消失,仍有少许渗出;荧光造影渗漏范围变小)10例;无效(视力提高1-2行或不提高,眼底改变和治疗前一样)5例;总有效率90.2%。 14.黄褐斑:用本方加薏苡30g,白附子、白芷、天冬、砂仁、甘草各9g,玉竹12g。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血瘀加桃仁、红花、泽兰;血热加丹皮,炒栀子;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阿胶、鸡血藤;湿滞加苍术、猪苓、泽泻;肾阳虚加附子、肉桂;肾阴虚加生地、石斛,水煎服。配合外用自制防晒养荣润肤活血祛斑霜(含人参、三七、红花、当归等)涂面部,每日2-3次。治疗黄褐斑235例。结果:痊愈58例,显效69例,有效8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91%。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 1.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作用:(1)用生后25日的幼鼠经口服给予本药,并在同样条件下,于28日给HMG,可于24小时和72小时后引起两次排卵.进一步用戊巴比妥钠(SP)在幼鼠排卵即刻,相当于释放内源性促黄体生成素(LH)的临界期给予SP,能够阻碍LH的释放,影响由孕马血清激素(PMS)诱发的排卵,将HMC、本药、SP三者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本药可能作用于中枢特别是下丘脑,而使其活化。另有实验用生后25日幼鼠给予本药后,在生后第31天可诱发30%雌鼠排卵,于生后第28日腹腔注射15单位人停经促性腺激素(GNR4),可使65%的雌鼠于生后第29日排卵每次,戊巴比妥钠不能阻断此作用。GNR4与本药合用,可使动物排卵两次,每次于生后第29日(60%),每次于第31日(90%)。戊巴比妥钠对第每次排卵无影响,但可使第二次排卵时间后延1日。结果说明本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下丘脑,调节垂体-卵巢功能,加速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排卵过程。本药与烟碱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细胞质内的雌激素受体,促进其合成。(2)本方可能是激素的赋活剂,可增加促黄体释放激素的分泌,与克罗米酚同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体内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本药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中FSH(保卵泡素)、LH(保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和P(孕酮)的作用,青春期无排卵型病人用药后以上四种激素含量升高,以E2上升最为明显,更年期无排卵型病人则E2降低,FSH和LH升高,而育龄期有排卵型病人四种激素均降低,以E2和P降低为显著。其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体内E2合成量的双向调节,从而反馈地影响垂体FSH、LH的释放。(3)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培养系中加入本方浓度为500μg/ml时,LH浓度是对照组的377.2%,FSH浓度是对照组的151.9%,而对细胞内LH和FSH无影响。(4)当归芍药散明显刺激粘膜细胞分泌黄体酮和雌二醇-17β,但对睾酮的产生没有刺激作用;还能显著刺激滤泡残余物内的黄体酮、睾酮和雌二醇-17β,对黄体酮的作用强于对单酮和雌二醇-17β的刺激作用。对大鼠黄体生长调节素 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浓度有调节作用。(5)在大鼠假孕模型中,本方也能增加黄体酮在卵巢静脉血浆中的分泌率,明显增加黄体酮与20α-OH黄体酮的比率。另有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对孕卵着床及幼鼠发育、雌鼠泌乳能力、生殖器官、性周期及雌鼠养育幼鼠的能力等均未见有显著影响,但可使幼鼠出生率显著增加,1-5产平均生产率对照组为51%,按0.1%比例将药物掺入饲料时为60%,掺入1%时为59%。 国外学者曾对当归芍药散的构成药对卵巢机能的综合效果进行了考察:(1)用PMS-hCG处理大鼠进行活体实验,单独或混合口服各药提取物5日,剂量每日每只大鼠100-200μg,测定血中和卵巢中黄体酮(P)、17α-OHP、20α-OHP的浓度。对茯苓+芍药+当归组,其血清中P、17α-OHP均上升,P或17α-OHP/20α-OHP值上升,而单个生药的血清中的 P/20α-OHP比值并不升;卵巢中,茯苓或芍药单独给药,P/20α-OHP比值上升,单独给苍术或茯苓+苍术,血清、卵巢中P/20α-OHP比值下降。(2)用27日雌性大鼠皮下注射2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56小时后,腹腔内给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日后摘除卵巢,用当归芍药散及其药味的组合体外培养,发现茯苓+芍药+泽泻+当归、茯苓+当归、当归+十川芎等药对均明显增加黄体酮的分泌,其水平趋向超过单独使用当归芍药散的水平,提示这种作用有微妙的复合效应。 2. 改变血液流变性:本方用于妊娠中毒症疗效较好,而孕妇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高,流动性下降,导致胎盘及各脏器微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方可使妊娠大鼠血液粘度明显降低,但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无显著影响。由于血液粘度降低,可成反比地增加循环血流量,而多数重症妊娠中毒症患者血液粘度升高,可见本方上述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胎盘和肾的循环血量,从而改善妊娠中毒症症状。用本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卓效。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有明显改变,表现为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血浆比粘度增高,血球压积降低,提示血液处于粘聚状态,流动性降低及有形成分减少。经本方治疗后可见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缩短,血浆比粘度和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而对血球压积和全血比粘度则呈汉相性影响,治疗前血瘀气滞型患者此二指标是高,而血气两虚型最低,经治后则分别明显下降或上升并使血瘀气滞型者恢复正常。 3.对血小板血凝和纤溶系统的作用:本方对于胶原及ADP所致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于桂枝茯苓丸而弱于桃核承气汤。以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测血凝活性,本方的抑制作用较桃核承气汤及桂枝茯苓丸为强,但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之纤溶活性,则本方较上二方为弱。本方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凝作用及前述增加血液流变性等效果是其缓解血瘀证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等状态,从而取得对有关疾病疗效的药理基础。 4.改善微循环: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有甲皱微循环异常,表现为管袢轮廓模糊出现率及异型管袢等增加,微血流速度变慢,血液流态呈断线、虚线、絮状流等异常表现,血细胞聚集,管袢瘀血且数目减少。分型可见血气两虚型管袢轮廓模糊出现率显著高于血瘀气滞型,而管袢数目则明显少于血瘀气滞型。经本方治疗后可见毛细血管管袢轮廓由模糊变清晰,管袢数目增加,血细胞聚集减轻或消失,血流流态由异常的断线流、虚线流及絮状流变为正常的线形流,血流速度由慢变快,管袢瘀血减轻或消失。 5.对脑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小鼠口服给药分为每次给药或反复给药组(2次/日,2周),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摘出的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的单胺类物质(NE、MHPG、DA、DOPAC、HVA、5-HT、5-HIAA),结果显示:每次给药组当剂量为50mg/kg时,海马的NE下降,DA、DOPAC、HVA上升,大脑皮质及纹状体的单胺类无变化;当剂量为500mg/kg时,大脑皮质DA、HVA上升,海马NE、MHPG下降,DA、DOPAC、HVA上升。反复给药组剂量为50mg/kg时,大脑皮质DA、DOPAC、5-HIAA上升,纹状体NE、MHPG上升,海马单胺类无变化;剂量为500mg/kg时,大脑皮质除HVA外均上升,纹状体NE、MHPG、DA、5-HT上升,海马单胺类未见变化。 6.其他:本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炎性渗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棉球肉芽肿的组织增生则无明显影响。对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具有改善效果,能促进PHA的有丝分裂原活性。此外,本药尚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
毒性试验 | 1.急性毒性:小鼠口服3-10g/kg未见死亡,提示LD50为大于3-10g/kg。 2.亚急性毒性测定:按0.1%或1%药量掺入饲料,不影响小鼠食欲/体重增加和发育,对各脏器重量及肉眼形态观察也无显著影响。对其致畸性进行观察,于最大允许服入量每日8g/kg,在大鼠妊娠的第7-17日灌服,结果对母体、FI、F2、及F3代均示见有显著不良影响,也无致畸及遗传毒理学效应,表明本方作为妊娠及胎产用药较为安全。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