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卫生部药品标准》1988年。卫药准字Z-24号。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蒲黄、丁香蓼等。 |
加减 | |
功效 |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
主治 | 慢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灌肠剂:每晚便后保留灌肠每次,1个月为1个疗程。用结肠宁浸膏1支(5g),挤于杯内,加50-80ml温开水稀释,至水温约40℃时吸入注射器内,左侧卧(臀部稍垫高),缓缓注入肛门中,要使药液进入结肠后充分与病灶部位相接触,身体可适当向左侧卧片刻,或仰卧片刻,或再后右侧卧片刻,前后约10-20分钟即可。 |
用药禁忌 | 如药液过凉或过热,都可引起不适感,或产生便意,使药液保留不住而排出。 |
不良反应 | 临床偶有在开始用药的1周内有轻微腹痛,但随即自行缓解。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抑菌,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1.抑菌:以液体培养基制成1:4的样品溶液,采用试管稀释法,在无菌条件下连续稀释(2倍稀释),接种菌液适量,经37℃培养24小时进行观察、判断。结果表明,结肠宁在一定范围内(1:32)对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2.降低血管通透性:对实验性造型腹部对称两侧烧伤的家兔,一侧敷结肠宁浸膏,另一侧作自身对照,在耳缘静脉注射l%锥蓝2ml/kg,在腹部末烧伤部位皮内注射四点(生理盐水和10μg/ml、100μg/ml、1000μg/ml的组织胺),1小时后观察创面蓝染程度和范围作为该处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定量程度。与自身对照比较,结肠宁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
毒性试验 |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动物口服对心、肝、脾、肺、肾、血象等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对兔眼结膜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