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
剂型 | 丸剂 |
药物组成 | 黄连、豆根、梅片、麝香、儿茶、薄荷、硼砂、甘草等。 |
加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主治 | 主治口舌咽喉炎症、头晕、头痛。 |
制备方法 | 上药制成混悬液与醇提物两种剂型备用。 |
用法用量 | 丸剂:成人服大丸3粒或小丸6粒,小儿服大丸1粒或小丸2粒。 |
用药禁忌 | 忌服辛辣油腻饮食,孕妇忌用。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主要有抗炎,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镇痛作用。 1.抗炎:(1)对小鼠耳廓炎症:用混合致炎剂(内含巴豆油、乙醇、乙酸等)涂于小鼠耳廓前后面致炎,荆门上清丸混悬液和其醇提物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2)对大鼠急性关节肿:用角叉菜胶引大鼠踝关节肿胀,以上两种制剂均能使关节肿胀程度减轻,作用显著。(3)对大鼠肉芽肿:用巴豆油气囊法给大鼠造型后,连续灌服药物7日,结果肉芽组织重量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显著,提示荆门上清丸混悬液有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4)降低血管通透性:用组胺引起小鼠背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荆门上清丸醇提物能显著降低其通透性,使染料透出减少。 2.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按炭粒廓清法荆门上清丸混悬液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3.镇痛:小鼠热板法证明荆门上清丸混悬液使疼痛潜伏期延长,镇痛抑制率为23.23%,剂量增加一倍,作用也随之增强,其镇痛抑制率为91.41%。小鼠扭体法证明荆门上清丸醇提物及混悬液扭体次数显著减少,其镇痛抑制率分别为96.5%、83.7%。 |
毒性试验 | 急性毒性:小鼠一次灌服荆门上清丸混悬液,最大耐受量(最大容量)为13.23g/kg,为成人用量的400倍以上,小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出现。荆门上清丸醇提物小鼠口服 LD50为16.81±0.25g/kg。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