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9):526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1号:黄芪12-30g,丹参12-30g,当归6-15g,白芍6-15g,党参6-15g,白术5-15g,茯苓6-15g,黄精6-15g,生地6-15g,郁金3-12g,茵陈6-15g,板蓝根8-12g,泽泻5-15g,山楂6-15g,山药6-15g,甘草3-12g。2号:银花10-30g,败酱草10-30g,龙胆草3-12g,栀子3-12g,丹参12-30g,当归6-15g,白芍6-15g,党参3-15g,白术3-15g,茯苓6-15g,郁金3-12g,茵陈6-45g,车前子10-15g,香橼6-15g,甘草3-10g,炒莱菔子6-12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肝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连用6日,停药1日,8周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号用于慢性肝炎气血不足、肾虚、肝郁脾虚或气虚血瘀等虚证为主型;2号主要用于慢性肝炎伴湿热或兼血瘀以实证为主型。病例选择标准:①急性肝炎后长期不愈或复发,病程超过1年以上;②有明显乏力、肝区痛、食欲不振、腹胀便糖,尿黄等症状,以及肝和或脾肿大,质中度硬,肝有叩、压痛;③肝功能长期异常:血清GPT在120U以上(正常<35U),TTT在8以下(TFT++以上);④连续服药最少20剂,最多不超过160剂(半年内)。强肝汤1号组共204例,男118例,女86例;年龄1-14岁12例,15-30岁53例,31-45岁119例,46岁以上20例;病程1-2年者109例,2-5年者62例,5-10年者26例,10年以上者7例。强肝汤2号组共154例,男97例,女57例;年龄1-14岁10例,14-30岁56例,30-45岁73例,45岁以上15例;病程1-2年者92例,2-5年者45例,5-10年者14例,10年以上者3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主要自觉症状消失,肝脾已触不到,或仅肝稍大稳定不变,无叩、压痛;肝功能检查2次均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好转;肝脾不同程度的回缩或变软,肝功能下降到原超出正常值的1/2以下;无效:症状轻度好转或不变,肝脾回缩不明显或加重,肝功能无明显好转或加重。结果:1号组临床治愈176例,占86.3%;好转19例,占9.3%;无效9例,占4.4%;经统计学处理,近期临床治愈率置信限(Po95=P±t0.05dfSP)在95%把握度下介于81-91%;有效率为95.6%,其置信限介于93-99%。2号组临床治愈123例,占79.9%;好转18例,占11.7%;无效13例,占8.4%;经统计学处理,近期临床治愈率置信限在95%把握度下介于74-86%;有效率为91.6%,其置信限介于87-96%。大多数患者服药在60-80剂以内治愈。1号组80剂内治愈者占80.9%,60剂内治愈者占65.7%;2号组80剂内治愈者占68.2%,60剂内治愈者占53.2%。自觉症状消失率:1号组以恶心的消失率为最高,其次为便溏、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腹胀、肝区痛、腰背酸痛、头痛;2号组依次为恶心、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腹胀、便溏、肝区痛、头痛、腰痛酸软。体征的变化:两组皆以发热、黄疸的消失率最高,用时也较短,但肝脾回缩变软的时间则较长;1号组肝肿大消失率为62.3%,肝软缩有效率为98.1%,脾肿大消失率为64.5%,脾软缩有效率为97.4%;2号组肝肿大消失率为47.4%,肝软缩有效率为97.4%,脾肿大消失率为59.1%,脾软缩有效率为95.5%。肝功能的变化;1号组治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率为87.3%,有效率为95.6%;2号组治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率为80.5%,有效率为91.6%。 另有报道,用1、2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2例,男60例,女42例;年龄15-62岁;病程1-10年。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正方案的治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85例,占83.33%;好转15例,占14.7%;无效2例。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