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陕西中医1988,9(10):44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白头翁12g,苦参12g,丹参10g,赤芍10g,白芍(炒)10g。 |
加减 | 汤剂。 |
功效 | |
主治 | 溃疡性结肠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取液200ml,温度35℃左右,每晚临睡前排空大便后,导管插入肛门20-25cm,将药液100-150ml缓慢注入。日1次,10次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清结露治疗组,共52例,其中男43例,女9例;乙组为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共49例,其中男39例,女10例。根据1978年全国消化疾病会议的标准确定诊断。疗效标准:脓血、粘液便及症状消失,乙肠镜检查无充血水肿为治愈;脓血、粘液便明显减少,有时消失,症状减轻,乙肠镜检水肿充血减轻或消失为好转;脓血、粘液便、症状及乙肠镜检无变化为无效。结果:甲组治愈4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8.1%;乙组治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44.9%。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 又有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245例,男161例,女84例;年龄12-63岁,平均33.7岁;病程0.25-29岁,平均5.9年。结果:治愈173例(70.6%),好转65例(26.5%),无效7例(2.9%),总有效率97.1%。平均治愈时间2.5个疗程。 另有报道,将肠易激综合征65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清结露治疗组,共35例;乙组为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由食用面粉炒成焦黄色加开水适量制成,保留灌服治疗),共30例。疗效标准:腹泻、便秘、粘液便或腹泻、便秘交替等临床症状消失,便次正常,肠镜检查无充血水肿及肠管痉挛为显效;症状减轻,肠镜检查充血水肿及肠痉挛减轻或消失为好转;诸症无变化,肠镜检查无改善为无效。结果:甲组显效2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乙组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