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内蒙古中医药1984,(2):19 |
剂型 | 散剂 |
药物组成 | 鸡内金(炒)560g,荜拔250g,良姜330g,肉桂(去粗皮)300g,广木香230g,三七(或白芨)330g,贝母280g,佛手参400g,砂仁170g,重楼830g,次碳酸铋32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胃脘痛。 |
制备方法 | 将诸药分别精选炮炙后,混合粉碎,过130目筛,分包备用。 |
用法用量 | 每次3g,日2次服。呕者用姜汤送服;反逆者用竹茹、陈皮汤送服。7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胃脘痛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20-50岁间发病率较高。结果:临床痊愈41例,占41%;显效27例,占29%;有效16例,占16%;无效16例,占16%;总有效率为84%。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