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49 |
剂型 | 搽剂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软组织损伤。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局部外擦。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腹腔注射给药时,以生药液加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不含乙醇)。 1.镇痛作用:①对小白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取体重18-22g雌性小白鼠30只,随机分3组,腹腔注射给药分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只)、吗啡对照组(10mg/kg)、实验组(23%麝香正骨水混悬液1ml/kg)。热板温度为55±0.5℃,观察小鼠出现舔后足的潜伏期(秒),分别记录15、30、60分钟痛反应时间。③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体重18-22g小白鼠4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对照组(剂量同前)、实验Ⅰ组(23%麝香正骨水1ml/kg)、实验Ⅱ组(11.5%麝香正骨水1ml/kg)4组。腹腔注射给药后10分钟,再给予0.5%醋酸(0.2ml/只)腹腔注射引起扭体反应,观察各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潜伏期)及20分钟内产生扭体反应的次数。与生理盐水组进行组间对比。 2.抗炎作用:①对小鼠巴豆油所致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为24-28g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分3组:生理盐水组(剂量同前)、氢化可的松(简称氢可)组(15mg/kg)、实验组(23%正骨水1ml/kg)。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半小时,用2%巴豆油混合致炎剂均匀地涂抹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每耳0.05ml,4小时后脱颈椎处死,齐耳根剪下两耳,用直径8mm的开孔器,冲下两耳同一部位圆耳片,分别天平称重。另取体重24-28g雄性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05ml/只)、70%乙醇组(0.05ml/只)、氢可组(剂量同前,腹腔注射)、实验组(23%麝香正骨水——分涂法给药,以70%乙醇为溶剂,0.05ml/只)4组。将2%巴豆油混合致炎剂均匀地涂抹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每耳0.05ml,半小时后将所用药液均匀地涂在左耳前后两面,每耳0.05ml。氢可组为腹腔注射给药后10分钟涂巴豆油。隔4小时后脱颈椎处死。方法同前。 3.对豚鼠局部创伤性瘀斑的影响:取体重600-680g豚鼠4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70%乙醇组、实验Ⅰ组(23%麝香正骨水)、Ⅱ组(11.5%麝香正骨水)4组。将豚鼠背部脱毛6×5cm2,用老虎钳夹皮肤,用力逐渐增大,造成皮下出血为度,面积4×3cm。1小时后出现瘀斑,随即将药均匀涂于瘀斑处,每只均为1ml,每月2次。每日观察瘀斑消退情况,测量剩余瘀斑面积。结果:正骨水能显著提高热板法痛阈,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发生率。表明:该药有镇痛作用。腹腔注射与外涂给药均能抑制巴豆油所致耳廓肿胀的程度。外涂给药能显著地促进创伤性瘀斑的消散,缩短消散天数。表明:有明显的活血祛瘀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