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杂志1986,27(10):752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玄参30g,麦冬30g,鲜生地60-120g,鲜茅根250-500g,大黄15-30g(后下),元明粉12-15g(冲),车前子(包)30g,通草9g,知母12g,黄柏12g。
|
加减 |
腹泻加枳实、厚朴;血尿加藕节、小蓟;尿膜(尿排出膜样组织)加扁蓄、瞿麦;血瘀加桃仁、丹皮;气壅加葶苈子、桑白皮;抽搐加羚羊角粉、钩藤;气虚加人参;神昏加安宫牛黄丸。
|
功效 |
|
主治 |
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所致)。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轻者每次1剂,重者每次2剂。水前至200ml,保留灌肠,每日2-4次,直至多尿期为止。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根据1983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即出现少尿(尿量小于400ml/日)或无尿(尿量小于100ml/日);尿蛋白++以上,尿比重1.014以下,有氮质血症,血尿素氮/血肌酐小于10: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每日尿量大于1000ml,尿素氮小于20mg%,肌酐小于2mg%;好转:临床症状好转,每日尿量大于1000ml,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尿素氮、肌酐无改善或有恶化者.结果:治疗组尿蛋白转阴为5.7±2.5日,少原时间为3.5±1.5日,尿素氮、肌酐恢复正常为8.6±4.5日;对照组分别为8.9±3日,6.1±2.1日,11.8±3.5日。两组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P<0.01)。治疗组治愈41例,好转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87.8%,病死率为12.2%;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2例,死亡4例,总有效本77.8%,病死率为22.2%。以治疗组疗效为好。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