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9,(1):44 |
剂型 | 丸剂 |
药物组成 | 柴胡、当归、白芍、丹参、三棱、莪术、香附、党参、白术、枳实等。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肝病。 |
制备方法 | 制成大蜜丸。 |
用法用量 | 日3次,每次1-2丸,饭后温开水送服,4周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肝病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2岁。结果:基本痊愈率为21.7%,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6.7%。HBsAg阴转率为33%。 |
药理作用 | 1.对肝损伤模型的影响:上药制成浸膏状稀释后作灌胃用,或制成注射液备用。①以APIT诱发大鼠肝损伤,用四氯化碳诱发小鼠肝损伤,实验组分别灌胃舒肝消积丸5g/kg和10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连续数天后取血及肝胆进行检测。②取家兔随机分2组,麻醉后结扎总胆管,胆囊插管分别于给药前后收集胆汁,实验组由十二指肠注入舒肝消积丸5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计算胆汁分泌增加率。③取家兔测定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前后全血及血浆比粘度的变化以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变化。实验用量为10g/kg灌胃,均于给药前、后60分钟分别取血。④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舒肝消积丸10g/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后气管插管,3段连接的聚乙烯管中段放一4号手术线,另两端插入左颈外静脉和右总颈动脉,静脉给药或生理盐水后,开放动脉端,使血流通过,取出丝线称血栓湿重。结果:舒肝消积丸5-10g/kg,用药5-6日,能非常明显地降低SGPT的效应,具有明显拮抗异硫氰酸苯酯引起的SB上升,对实验性黄疸有独特的退黄作用,具有显著增加胆汁流量的作用。病理学检查结果亦显示肝损伤后用该方使肝脏坏死范围缩小,甚至无坏死。提示舒肝消积丸不仅有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消退黄疸、利胆等作用,而且对预防肝硬化发生也有重要意义。实验还证明该方10g/kg具有明显地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比值,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2.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大鼠、小鼠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本方对用四氯化碳诱发小鼠及用AP-TI激发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光镜下显示,病变仅为轻度的肝细胞变性,未见坏死病灶。证明该药不仅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而且具有促进修复的作用。本实验在除其它因素致病的基础上,证实舒肝消积丸对肝脏有直接保护和抗损伤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①取小白鼠随机分组,舒肝消积丸Ⅰ、Ⅱ组分别按生药量10g/kg,5g/kg灌胃,环磷酰胺按15mg/kg肌注。每日1次,连续7日,第8日处死小鼠,取肝、脾、胸腺称重。②给药方法同①。环磷酰胺换成左旋咪唑按25mg/kg灌胃。第8日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溶菌酶含量。③给药方法同①,第8日小鼠尾静脉注入1∶8稀释之印度墨汁0.2ml,求碳粒廓清率a值。④方法同上,第8日剪鼠尾取血推片,做ANAE染色,求其阳性率。⑤给药方法同①,于第2日起加PHA6mg/kg肌注,日1次,连续3日。第5日取血推片,观察淋巴细胞。⑥腹腔注射5%鸡红血球0.2ml,24小时后给药,方法同①,连续6日,第8日取血分离血清,测定溶血素水平。⑦将舒肝消积丸提出物(5g/ml)递倍稀释,在滴定板中与HBsAg+病人血清作用2小时,常规与抗-HBs进行对流电泳,以沉淀线消失者为抑制作用(+),反之(-)。结果:本方有促进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炭粒廓清,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脂酶活性;增加特异性抗体生成的功能;同时也可促进胸腺萎缩,对PHA刺激所产生的体内淋巴细胞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肝、脾及血清溶菌酶等则无明显影响;体外试验对HBsAg也未见抑制作用。提示该方可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合理应用有助于肝病的治疗。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