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9,(2):31. |
剂型 | 膏剂 |
药物组成 | 菊叶三七100g,辣蓼草50g,金钱草100g,雄黄2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肌注后皮下硬结。 |
制备方法 | 共研细末,以白酒调膏,装瓶备用。 |
用法用量 | 将患部消毒后,外敷散结膏,包扎固定,2日换药1次。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肌注后皮下硬结64例,男41例,女3例;年龄7-16岁或16岁以上;病程2-1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局部肿、硬、压痛均消失,硬结均全部消散,均达到痊愈标准。其中敷药1次痊愈者18例,占28.13%;2-3次痊愈者11例,占7.19%;4次以上痊愈者35例,占54.69%。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