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4):29
|
剂型 |
注射剂
|
药物组成 |
柴胡、黄芩、银花、薄荷。
|
加减 |
|
功效 |
退热解表。
|
主治 |
急性发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次4ml,肌肉注射,每6-8小时注射1次。注射3次,观察24小时。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急性发热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5岁;病程3日以内;体温超过38℃,中医辨证属风热表证。根据24小时内体温变化情况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虽与对照组安痛定组无显著差异,但退热作用不亚于安痛定针剂,在解除症状上似优于安痛定,其副作用小于安痛定。
|
药理作用 |
①清温针组大白鼠于尾静脉注射清温针浓缩液0.8ml/100g体重(3ml原液浓缩为1ml),正常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给水前测定踝关节以下的排水量,给药给水后10分钟在踝关节处注射鲜蛋清0.1ml/只,测量其肿胀程度。②将清温针组分为清温Ⅰ组(注射浓缩液0.8ml/100g体重)、清温Ⅱ组(注射浓缩液0.4ml/100g体重),及在踝关节处注射0.35%甲醛溶液外,其余方法步骤均同实验①。③将健康大鼠麻醉后在两腋下置入1Omg重的棉球,手术完成后2小时给药、给水。清温针组与对照组给药方法剂量同实验②,氢考组为阳性对照组,日静脉给氢考注射液25%0.15ml/100g体重。以上各组均连续给药给水7日,第8日取血,处死,取出肉芽,60℃干燥24小时后称重,并用萤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④健康家兔称重后测肛温,然后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4μg/kg体重,5小时后测肛温,再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清温针组分别静注生理盐水和清温针4ml/kg体重。在给药后不同时间测肛温变化,然后求体温增长百分率。实验结果提示:清温针对蛋清所致的急性炎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醛所致的亚急性炎症有消炎作用,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发热有很好的解热作用,并知清温针的消炎作用不是由于影响肾上腺的功能而引起的。从西医药理来看,抑菌、抗病毒及抑制炎症的发展,可能是清温针退热解表的机制之一。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