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新中医1992,(6):31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30g,鸡血藤30g,夜交藤30g,丹参3Og,蔓荆子20g,当归10g,川芎15g,香附15g,白芷15g,藁本15g,牛膝15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血管性头痛。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观察病例按《实用内科学》(1986年第8版)诊断标准选择,共142例,均经各种治疗仍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消颅痛煎剂组:共104例,男33例,女71例;年龄16-62岁;病程3月至26年;脑血流国检查两侧波幅不对称,脑血管扩张或紧张度增加者79例。②西医对照组:共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18-59岁;病程2月至21年;脑血流图检查异常者28例(73.7%)。对照组:口服颅痛定30mg,谷维素20mg,日3次,安定5mg,每晚1次。两组均以7日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连服2-4疗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头痛及伴症全消,脑血流图复常,随访半年无复发者;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脑血流图正常或明显改善者;无效:治疗后头痛和伴症无明显减轻者。结果:消颅痛组治愈63例(60.6%),好转35例(33.7%),无效6例(5.8%),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愈13例(34.2%),好转14例(36.8%),无效11例(28.9%),总有效率为71.1%。表明:消颅痛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
药理作用 |
镇痛试验:①热板反应试验:用浙江宁海白石电子医药仪器厂GJ-8402型热板测痛仪,选用符合该试验的昆明种一级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消颅痛煎剂组、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每组各20只。消颅痛组灌服治颅痛煎剂0.25ml/10g体重;杜冷丁组腹腔注射0.2%杜冷丁0.1ml/10g体重;生理盐水组组灌服生理盐水0.25ml/10g体重。分别于给药后30、60、90、120分钟进行热板试验,记录各组小鼠出现舔后脚反应的时间。②扭体反应试验:选取昆明种一级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同上,用药剂量和方法亦同上。用药60分钟后,于各组小鼠腹腔内注射0.05%酒石酸锑钾溶液0.1ml/10g体重,观察每只小鼠注射后10分钟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消颅痛煎剂组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时间(P<0.01)。生理盐水组扭体反应次数为11.3±4.0次,杜冷丁组为1.6±2,8次,消颅痛组为2.2±4.6次,与生理盐水组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