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61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穿山甲20g,荔枝核15g,丹皮15g,香附1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乳腺增生病。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乳核消结汤口服组60例,均为女性,年龄26-45岁;病程6个月至5年。乳核消结汤导入病灶组120例,其中男1例,女119例;年龄23-48岁;病程5个月至6年。药物导入组用乳核消结汤经药剂科配制,每剂煎煮浓缩成75ml,用LF-2型药物导入仪,电板面积10-20cm2,按肿块大小而定,电板外层包8层纱布,用乳核消结汤浓缩液20-25ml浸湿,避开乳头,置于乳腺肿物表面皮肤或乳房疼痛最剧处,用正负交替正弦波或方波,电流从0开始逐渐加大到20-40mA,按患者能耐受的程度而定,导入时间为10-15分,每日1次。口服及导入组皆不服辅助药物,1个月为1疗程,最长3个疗程总结疗效。根据疗效标准(显效:肿块缩小1/2以上或消失,疼痛完全消失;有效:肿块缩小达1/2或以上,疼痛明显改善;无效:肿块缩小不到1/2,疼痛无明显改善)判定,结果:口服组与导入组显效分别为26例(43.3%)、75例(62.5%);有效分别为22例(36.7%)、4O例(33.3%);无效分别为12例(20.0%)、5例(4.2%);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