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21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15g,白术8g,陈皮8g,鸡内金8g,党参10g,苏子10g,紫菀10g,胡桃肉10g。
|
加减 |
若肺脾气虚型见多汗者加麻黄根6g,煅龙骨、煅牡蛎各15g;见痰涎壅盛者为半夏8g,鹅管石15g;若气阴两虚型见多汗者加五味子3g,浮小麦50g;口渴者加麦冬10g,党参易北沙参、白术易山药。
|
功效 |
|
主治 |
小儿哮喘缓解期。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2岁以内100-150ml,3-6岁150-200ml,学龄儿童200-250ml,分3次服,3个月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或103例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10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8年。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者92例;属气阴两虚者11例。疗效标准:治疗后2年未发者,或感冒而哮喘末发者为显效;治疗后2年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者为有效;治疗后发病次数及症状均无改善者为无效。结果:显效率占22%,有效率占76%,无效率占2%,总有效率为98%。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