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辽宁中医杂志1990,(1):34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党参18g,白术15g,五指毛桃根30g,法半夏10g,枳实(或枳壳)6g,橘红6g,茯苓15g,竹茹10g,丹参15g,山楂15g,甘草5g。 |
加减 | 气虚甚者加北芪、人参;兼阴虚者加麦冬、五味子;痰浊重者加瓜蒌、薤白;血瘀著者加田七;心悸者加熟枣仁、珍珠层粉;眩晕者加天麻、钩藤;血压高者加代赭石、牛膝;血脂高者加首乌、草决明。 |
功效 | |
主治 | 冠心病。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分2-3次服。4周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冠心病35例,按1980年《关于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诊断。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55-79岁,平均62.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心绞痛24例,心律失常1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合并高血压病10例,高脂血症13例,以上各型有的交叉出现。中医辨证按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标准。35例中,标实证:痰浊7例,痰瘀相兼14例,血瘀6例;本虚证:心气虚19例,心气阴虚12例,脾气虚12例,肝肾阴虚10例,肾气虚8例。本虚征与标实证多相互兼见。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96%,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53.33%。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