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北中医杂志1992,14(4):18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柴胡12g,黄芩12g,山栀12g,川芎12g,青皮12g,元胡12g,郁金12g,大黄6g,甘草6g,二花15g,连翘15g,茵陈15g,当归15g,赤芍15g,败酱草30g,薏苡仁30g。 |
加减 | 脓肿吸收期,因体质虚弱,宜加入黄芪、太子参等。 |
功效 | |
主治 | 细菌性肝脓肿。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细菌性肝脓肿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18-48岁;病程3日至20个月。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剑突下2-6cm),触痛,未稍血象白细胞均呈增高[(11.5-28)×10(9)/L]。B超检查:脓肿范围最大14×I4×9cm,最小4×4×4cm。均为单发。服药30日判定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超声波检查脓肿全部吸收;服药时间最短者23日,最长者87日;除1例于停药后3个月复发外,其余病例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