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4):23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黄芪10g,百合10g,乌药6g,山药10g,益智仁10g,细辛3g。 |
加减 | 若鼻渊色黄稠者,加鱼腥草、辛荑,去细辛。 |
功效 | |
主治 | 鼻渊。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鼻渊54例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10岁以下3例,11-20岁6例,21-30岁18例,31-40岁16例,41-50岁4例,50岁以上7例;病程最长20年。根据疗效标准(临床治愈:鼻渊见止,鼻粘膜肿胀消退;显效:鼻渊明显见少,鼻粘膜肿胀基本消退;有效:鼻渊较治疗前减少,鼻粘膜肿胀见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鼻镜检查无变化)判定,水样鼻渊33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粘液性鼻渊17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5例;粘脓性鼻渊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血性鼻渊1例为有效。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