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1):32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金银花10g,连翘6g,薄荷3g,黄连3g,栀子甘草3g。 |
加减 | 热甚加葛根、黄芩;呕吐加淡竹茹、陈皮;腹泻加党参、炒白术、茯苓;惊啼加钩藤、茯神、蝉蜕;邪热内陷、神昏抽搐加羚羊粉。 |
功效 | |
主治 | 小儿口疮。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小儿口疮64例中,男22例,女42例;年龄最小24日,最大6岁;病程最短2日,最长3个月。结果:经用药2-5日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有6例复发。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