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药材1992,15(9):45
|
剂型 |
冲剂
|
药物组成 |
地丁草100g,大青叶100g,鱼腥草100g,鸭跖草100g,贯众10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呼吸道感染。
|
制备方法 |
取鱼腥草、大青叶加水蒸馏,收集挥发性成分备用,残渣与其它药物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为药量4倍,浸泡2小时,煎煮沸后小火约1小时,滤取药液;再加水约为药量3倍,再煎煮,沸后小火约30分钟,滤取药液。合并2次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约含水30%),稍冷,加2倍量95%乙醇,搅动,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取稠膏加糖粉、糊精。稠膏与糊精及糖粉的比例为1:1:3,混合均匀,过12目筛制成湿颗粒,60℃以下烘干,整粒。再将已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用喷雾法喷洒至颗粒上,密闭6小时,分装,即得。处方剂量可制成冲剂20小袋,每小袋18g。
|
用法用量 |
日2次,每次服1小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随机选取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其中上感发热39例,支气管炎18例,肺炎3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服药每日2次,每次1小袋。病情重、热度高者可加倍服药。一般持续服药7日,详细观察,并作白细胞分类和X线胸片检查,并停服其它清热药物和抗生素。结果:凡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体温正常,各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X线胸片)也有相应好转者为显效,共39例,占65%;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体温明显下降,但未痊愈,各项实验室检查也有所好转为有效.共18例,占30%;服药7日内自觉症状无任何好转,体温不下降,甚至出现体温再升高者为无效,共3例,占5%;总有效率达9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