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5):285
|
剂型 |
膏剂
|
药物组成 |
川乌18g,连翘24g,当归18 g,白芷24g,木鳖子24g,白芷18g,官桂24g,茯苓18g,赤芍24g,草乌18g,白薇24g,牙皂15g,桑枝15g,枣枝15g,乌药18g,桃枝15g,柳枝15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制备方法 |
上药用麻油1500g浸泡1夜后,熬焦去渣,入飞黄丹500g使如麦色,急以桃柳棉两根搅至滴水成珠状,入乳香、没药细末各12g,收膏摊贴。
|
用法用量 |
治疗时以止喘膏贴脐俞穴,每帖2日,3帖1个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将临床经西医检查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76例,女24例;年龄小于0.5岁52例,0.5-1岁28例,1-1.5岁12例,1.5-2岁8例。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小于0.5岁50例,0.5-1岁30例,1-1.5岁14例,1.5-2岁6例。两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异。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经治疗5-7日喘憋、咳嗽、三凹征消失,热退,肺部体征消失,胸部X线平片示肺部病变完全吸收(包括部分基本吸收)。显效:咳喘、三凹征明显好转,热退,肺部喘鸣音或湿罗音明显减少,胸部X线平片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或未完全消失。好转:咳喘稍好转,热退,肺部喘鸣音减少或有湿啰音,或其中某一症状未达到显效标准者。无效:经治疗7日以上,病情未见好转,改用其它方法治疗者。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45例,好转6例,无效9例,有效率91%,显愈率8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5例,好转30例,无效30例,有效率70%,显愈率40%。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