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北京市中成药方选集1960年 |
剂型 | 丸剂 |
药物组成 | 川乌(炙)45g,草乌(炙)45g,当归30g,川芎30g,白芍15g,乳香(炙)22.5g,没药(炙)22.5g,地龙肉22.5g,香附(醋炙)30g,胆星45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风湿痹痛,麻木不仁,四肢酸痛,半身不遂。 |
制备方法 | 上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筛,炼蜜为丸,重6g,朱砂为衣。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日2次口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1.坐骨神经痛:应用制川乌9g,制草乌9g,制南星9g,乳香9g,没药9g,地龙15g,日1剂水煎服。煎药后药渣可外敷疼痛部位。20日为1疗程,随证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5-45岁24例,45岁以上8例;病程7日至2.5年。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和体征。经X线检查排除了肿瘤、结核、骨折压迫等疾病。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直抬腿试验大于75度;显效;疼痛消失,劳动后或天气变化有轻微疼痛;有效:疼痛较治疗前减轻,直抬腿试验小于60度;无效:症状无变化。结果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 。 2.急性软组织损伤:应用小活络丸100粒加入适量的75%酒精浸泡,捣烂调制成糊状密封。患处先行一般常规消毒,有污渍者先用松节油、汽油等清除再行常规消毒,擦干净后将小活络软膏均匀涂擦在创面上约2-3mm厚,涂擦范围尽可能大于受伤范围,用一张薄塑料薄膜覆盖后再覆盖2层纱布包扎即可。无破皮者隔日1次,有破皮者日1次或隔日1次,肌皮损伤较重者常规消毒,清洗创面,创面上消炎粉按伤口大小覆盖干纱条后再外敷小活络软膏,有表皮挫伤者,行常规消毒擦干,挫伤面涂以3%碘酊,干后再外敷小活络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受伤部位有足背挫伤,踝关节扭伤,手腕部及指关节挫伤;一般治疗3-5次。结果:疼痛消失,肿胀、瘀血消退,功能活动自如,为治愈共49例;疼痛消失,瘀血减退,肿胀消失,活动轻度受限,为好转共1例。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