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云南中医杂志1989,10(4):24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大黄10g,桂枝10g,桃仁10g,当归10g,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黄芪10g,川芎10g,甘草10g,大枣10g,半夏12g。 |
加减 | 体弱者大黄可减少到10g至6g;痛甚加芍药30g,丝瓜络15g;红肿甚者加赤芍15-30g;伴潮热者加泰艽15-20g,生地15-30g。 |
功效 | |
主治 | 热痹。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日12g,5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热痹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9岁;病程1周至3个月者20例,4-6个月者12例。临床治愈(患肢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者)16例(50%),显效(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14例(43.7%),有效(药后自觉疼痛减轻1/3以上者)2例;总有效率为100%。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