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陕西中医1992,13(7):290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射干7.5g,地龙7.5g,蝉衣7.5g,白僵蚕7.5g,苏子7.5g,麻黄5g,葶苈子5g,紫菀5g,甘草5g,杏仁3.5g。 |
加减 | 寒喘加细辛、干姜、白芥子;热喘加前胡、桑白皮、黄芩;高热加生石膏、金银花、鱼腥草。 |
功效 | |
主治 | 毛细支气管炎。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均在3个月-2周岁之间;病程1-3日,11月-2月份为发病高峰,病前大多数有受凉史,因气候骤变而发病。临床症状见到哮喘、发热、咳嗽伴腹泻;查体可见三凹征、两肺啰音、口唇紫绀;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白细胞计数分类检查,总数多在10-14×10(9)/L,中性0.50-0.65。结果:治疗组平均气喘、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1日、1.8日、5.8日、6日;对照组分别为3.1日、2.7日、7.8日、8日。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