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88,3(2):11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百合30g,乌药6-9g,丹参30g,檀香(后下)6g,砂仁(后下)6g,香附10g,良姜6-9g,川楝子10g,元胡10g。 |
加减 | 热甚加吴茱萸1.5g,黄连3-5g;寒甚加附子9g;气虚加党参9g,白术9g;阴虚去香附,良姜、加玉竹、麦冬、沙参各9g,白术15g;便血加乌赋骨9g,花蕊石15g;吐酸加乌贼骨6g,浙贝母6g。 |
功效 | |
主治 | 慢性胃脘痛。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慢性胃脘痛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9岁,病程2-4年12例,5-9年13例,大于10年5例;经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定胃、十二指肠溃疡2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例,慢性肥厚性胃炎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依照中医内科学会1984年拟定的胃脘痛疗效评定标准:近期临床治愈:征候全部消失,半年内不复发,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好转;显效:主要证候消除,半年内不复发,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好转;好转:主要证候基本消除,半年内虽有复发,但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缩短,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变;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X钱钡餐或胃镜检查无改变。结果:近期临床治愈13例(43.3%),显效8例(26.7%),好转5例(16.7%),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